新闻中心 分类>>

松下高管曾说:中国人发明的共享单车日本100年也实现不了

2023-11-26 11:50:1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松下高管曾说:中国人发明的共享单车日本100年也实现不了曾被媒体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共享单车,从创立到爆火到如今创业热潮趋于平静,仍然是很多人出行的首选。

  不过虽然共享单车在中国仍有很大的市场,但在日本,共享单车发展并不顺利。松下高管樋口泰行曾经看到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停着共享单车,感叹这样的事情在日本再过100年也实现不了。

  2014年,突然爆火的ofo共享单车,被视为共享单车在中国的开端。随着共享单车快速发展,共享市场的不断扩大,资本也看中了背后的经济利益,开始参与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到2017年,共享单车公司共获得了近50亿美元的融资,其中Ofo 这次融资金额高达14.5亿美元,摩拜单车也获得了约12亿美元的融资,甚至新兴起的哈罗单车也获得了阿里巴巴金额高达3.5亿美元的全资投资。

  根据中通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自2016年10月以来,中国的共享单车产业发展迅速,数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渗透指数每年增长近8倍,尤其是在2017年的3月至6月涨势尤为突出。

  据有关数据显示,共享单车2017年的用户数量为2.09亿,市场规模达到102.8亿元。而全国共享单车2017年的市场规模仅为12.3亿元,这也意味着它有很大的市场,将被各大资本看好并投资。因此,2017年不仅是共享单车发展的高峰年,也是疯狂投资的一年,全国共享单车达2300万辆,经营企业超过77家。

  2017年之后,共享单车市场进入了沉淀期,资本投资也进入冷静期,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开启AG九游会。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共享单车品牌因融资难,无法支撑,最终黯然离场。

  就连业内领先的 Ofo 和摩拜也无法逃脱被市场抛弃的命运,最终Ofo 被爆出资本链紧张、无法找到融资等问题的消息,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摩拜也被美团收购。

  共享单车行业只剩下了哈罗单车,但随着亏损的增加,它最终不得不把自己卖给阿里巴巴,获得了5亿元的融资。从此,美团、滴滴和哈罗单车占据了共享自行车市场95%的份额,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共享自行车作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慢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速度确实令人震惊。到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达到3亿,比2020年增加1800万,同比增长6.38%,中国的共享市场仍然是有巨大的潜力的。

  其实日本是有共享单车的。早在2015年,日本电讯公司成立了一个子公司,发展共享单车事业。特别是在高端办公区域,如东京的赤坂和电讯公司附近偶尔能看见共享单车。

  但由于日本有道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推广共享单车,必须首先明确安全责任等各种问题。许多日本人就认为,日本的各种法律法规限制太多,推广新事物的速度太慢。并且日本公共交通非常发达,共享单车的生存空间很小。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也不同,日本人习惯走路。再加上日本的城市管理也非常严格,自行车只能停在指定的区域,而且指定的区域非常有限。因此种种原因下,共享单车没能在日本全国推广。

  松下的高管樋口泰行曾说:“我发现中国人都很有事业眼光,把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他感叹中国市场的活力和柔软,但也坚定了他寻求改变的决心。

  虽然说起日本公司就会想到它们的“匠人精神”,然而不少日本公司由于转型不及时,而被淘汰出局的事情屡有发生。因此不进行改变,发展是具有局限性的。

  总而言之,随着现在这种共享经济的迅速普及,各国之间的发展理念不同,社会文化不同,当然发展也存在差异。虽然中国在强调速度取胜,但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单靠速度是不够的。因此,传统的日本造物方式也被中国重新理解。

  然而日本的传统造物方式,始终是跟不上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的,这也导致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在共享经济,在互联网创新领域日本似乎也比中国慢半拍。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