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J9九游会AG真人官网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pdf
J9九游会AG真人官网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pdf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包括碗盖,所述碗盖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转动固定结构,所述转动固定结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均匀受力隐藏线柱,所述转动固定结构包括轴承、插块、连接块、固定块、弹簧、伸出块与一号固定柱块,所述插块位于轴承的内部,所述连接块位于插块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固定块位于轴承的内壁,所述弹簧位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伸出块位于弹簧的一端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通过设置的结构,能够便于人们的维护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3473423 U (45)授权公告日 2021.06.18 (21)申请号 4.X (22)申请日 2020.11.24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顺德区永庆自行车零件有 限公司 地址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 道办事处古鉴村委会成业路1号首层 之一(车间B) (72)发明人 粟静黄辉许建国 (51)Int.Cl. B62K 21/06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 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 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包括碗盖,所述碗盖的下 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外表 面设置有转动固定结构,所述转动固定结构的下 端外表面设置有均匀受力隐藏线柱,所述转动固 定结构包括轴承、插块、连接块、固定块、弹簧、伸 出块与一号固定柱块,所述插块位于轴承的内 部,所述连接块位于插块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固 定块位于轴承的内壁,所述弹簧位于固定块的内 部,所述伸出块位于弹簧的一端外表面。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 U 前叉碗组,通过设置的结构,能够便于人们的维 3 护与检修,并且受力均匀,给人们的骑行带来更 2 4 3 好的使用前景。 7 4 3 1 2 N C CN 213473423 U 权利要求书 1/1 页 1.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包括碗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盖 (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柱(2),所述连接柱(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转动固定结构 面设置有均匀受力隐藏线),所述转动固定结构 (3),所述转动固定结构(3)的下端外表 (3)包括轴承(301)、插块(302)、连接块(303)、固定块(304)、弹簧(305)、伸出块(306)与一 号固定柱块(307),所述插块(302)位于轴承(301)的内部,所述连接块(303)位于插块(302) 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固定块(304)位于轴承(301)的内壁,所述弹簧(305)位于固定块(304) 的内部,所述伸出块(306)位于弹簧(305)的一端外表面,所述一号固定柱块(307)位于插块 (302)的后端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其特征在于:所 述轴承(301)的内壁与固定块(304)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块(302)的后端外表面 与一号固定柱块(307)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03)的一侧外表面与插块(302)的另 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04)的内壁与弹簧(305)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伸出块 (306)的一侧外表面与弹簧(305)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其特征在于:所 述均匀受力隐藏线)、保护块 (404)与外壳(405),所述二号固定柱块(401)位于外壳(405)的内部,所述均匀受力块(402) 位于二号固定柱块(401)的外壁,所述入孔(403)位于外壳(405)的外壁上,所述保护块 (404)位于二号固定柱块(401)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其特征在于:所 述二号固定柱块(401)的外壁与均匀受力块(4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均匀受力块 (402)的外壁与外壳(40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入孔(403)开设在外壳(405)的外壁上,所 述保护块(404)的一侧外表面与二号固定柱块(401)的外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其特征在于:所 述碗盖(1)的下端外表面与连接柱(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2)的下端外表 面与转动固定结构(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固定结构(3)的下端外表面与均匀 受力隐藏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2 2 CN 213473423 U 说明书 1/3 页 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 前叉碗组。 背景技术 [0002] 车头碗组是配合车头管和前叉只管的重要部件,自行车能否灵活的转向与车头的 装配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现有的车头碗组大都装配比较复杂,维修拆装困难,并且在使用 的过程中受力不均,导致在自行车在转向时导致不便,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 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 碗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5] 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 藏式前叉碗组,包括碗盖,所述碗盖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外表面 设置有转动固定结构,所述转动固定结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均匀受力隐藏线柱,所述转 动固定结构包括轴承、插块、连接块、固定块、弹簧、伸出块与一号固定柱块AG九游会,所述插块位于 轴承的内部,所述连接块位于插块的一侧外表面,所述固定块位于轴承的内壁,所述弹簧位 于固定块的内部,所述伸出块位于弹簧的一端外表面,所述一号固定柱块位于插块的后端 外表面。 [0007]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内壁与固定块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插块的后端外表 面与一号固定柱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与插块的另一侧外表面固定 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与弹簧的外壁活动连接,所述伸出块的一侧外表面与弹簧的另一 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均匀受力隐藏线柱包括二号固定柱块、均匀受力块、入孔、保护块与 外壳,所述二号固定柱块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均匀受力块位于二号固定柱块的外壁,所述 入孔位于外壳的外壁上,所述保护块位于二号固定柱块的外壁上。 [0009] 优选的,所述二号固定柱块的外壁与均匀受力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均 匀受力块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入孔开设在外壳的外壁上,所述保护块的一 侧外表面与二号固定柱块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碗盖的下端外表面与连接柱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 下端外表面与转动固定结构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固定结构的下端外表面与均 匀受力隐藏线柱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1] 有益效果 3 3 CN 213473423 U 说明书 2/3 页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 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 1、该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通过设置的转动固定结构,在 人们对前叉碗组进行维护时,可以通过用力的转动着一号固定柱块,由于一号固定柱块的 外壁固定连接着插块,并且插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着连接块,连接块是插入在固定块 内保持固定的,在外界力的作用下,逆时针的转动着,使连接块从固定块的插孔内转出,将 一号固定柱块拿下,由于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着伸出块,在 失去连接块的抵住,伸出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内收缩,让人们可以再次的安装,轻松省力。 [0014] 2、该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通过设置的均匀受力隐藏线 柱,人们可以将自行车的刹车线从开设的入孔放置外外壳内,以此来隐藏多余的线,并且在 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均匀受力块与保护块的配合,使力的作用达到平衡,在平 衡的状态下,人们做力,能够均匀的传递到前叉碗组处,让自行车的行驶更为安全,给人们 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的转动固定结构俯 视剖析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的均匀受力隐藏线、均匀受力隐藏线、弹簧;306、伸出块;307、一号固定柱块;401、二号固定 柱块;402、均匀受力块;403、入孔;404、保护块;405、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0] 如图1‑3所示,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包括碗盖1,碗盖1的 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柱2,连接柱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转动固定结构3,转动固定结构3 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均匀受力隐藏线、伸出块306与一号固定柱块307,插块302位于轴承301的内部,连 接块303位于插块3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块304位于轴承301的内壁,弹簧305位于固定块 304的内部,伸出块306位于弹簧305的一端外表面,一号固定柱块307位于插块302的后端外 表面,轴承301便于前叉碗组的转动。 [0021] 进一步的,轴承301的内壁与固定块304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插块302的后端外 表面与一号固定柱块307的外壁固定连接,连接块303的一侧外表面与插块302的另一侧外 表面固定连接,固定块304的内壁与弹簧305的外壁活动连接,伸出块306的一侧外表面与弹 簧305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人们的定期维护。 4 4 CN 213473423 U 说明书 3/3 页 [0022] 进一步的,均匀受力隐藏线与外壳405,二号固定柱块401位于外壳405的内部,均匀受力块402位于二号固定 柱块401的外壁,入孔403位于外壳405的外壁上,保护块404位于二号固定柱块401的外壁 上,保护块404能够保护内部的元件。 [0023] 进一步的,二号固定柱块401的外壁与均匀受力块4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均 匀受力块402的外壁与外壳405的内壁固定连接,入孔403开设在外壳405的外壁上,保护块 404的一侧外表面与二号固定柱块401的外壁固定连接,便于人们去使用。 [0024] 进一步的,碗盖1的下端外表面与连接柱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柱2的下端 外表面与转动固定结构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转动固定结构3的下端外表面与均匀受力 隐藏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人们平时的出行与自行车的维护。 [0025] 工作原理 [0026] 该一种自行车用受力均匀的全隐藏式前叉碗组,通过设置的转动固定结构3,在人 们对前叉碗组进行维护时,可以通过用力的转动着一号固定柱块307,由于一号固定柱块 307的外壁固定连接着插块302,并且插块3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着连接块303,连接块 303是插入在固定块304内保持固定的,在外界力的作用下,逆时针的转动着,使连接块303 从固定块304的插孔内转出,将一号固定柱块307拿下,由于固定块304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305,弹簧305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着伸出块306,在失去连接块303的抵住,伸出块306在弹 簧305的作用下向内收缩,让人们可以再次的安装,轻松省力,通过设置的均匀受力隐藏线,人们可以将自行车的刹车线内,以此来隐藏多余的 线,并且在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均匀受力块402与保护块404的配合,使力的作 用达到平衡,在平衡的状态下,人们做力,能够均匀的传递到前叉碗组处,让自行车的行驶 更为安全,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002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 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 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 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 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 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 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5 5 CN 213473423 U 说明书附图 1/2 页 图 1 图 2 6 6 CN 213473423 U 说明书附图 2/2 页 图 3 7 7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0117.4-2023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第4部分:测量方法.pdf
GB/T 43282.1-2023塑料暴露于海水中塑料材料需氧生物分解的测定第1部分:采用分析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pdf
GB/T 43282.2-2023塑料暴露于海水中塑料材料需氧生物分解的测定第2部分: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内需氧量的方法.pdf
《GB/T 43282.2-2023塑料暴露于海水中塑料材料需氧生物分解的测定第2部分: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内需氧量的方法》.pdf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282.1-2023塑料暴露于海水中塑料材料需氧生物分解的测定第1部分:采用分析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pdf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3282.2-2023塑料暴露于海水中塑料材料需氧生物分解的测定第2部分: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内需氧量的方法.pdf
2009--2014,2016--2021年宁波大学933理论力学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